四川省平昌县政府信息公开
四川省平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基础分类/文件/政策文件
索 引 号:008846174/2016-00142 主题分类:文件\ 发布机构:平昌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发布日期:2016-08-18 文    号:巴府办发[2016]37号 关 键 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巴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巴中市巴中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的通知
  巴中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牢牢把握“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以《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支撑,以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为动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二)推进原则。

  1.创新引领与开放合作相结合。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各类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培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新产业。抢抓巴中对外开放的重大机遇,加大对外产业合作,实现与发达地区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高位嫁接。

  2.绿色发展与质量效益相结合。不断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把握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基本原则,发展生态友好型工业,坚持节约集约发展,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传统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3.存量优化与增量优质相结合。支持现有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提高效益,提升存量工业发展水平。加快培育发展互联网产业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建设工业发展重大平台和载体,引进和发展高端生产力,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4.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范标准、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地位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培育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合力推进的格局。

  (三)发展目标。

  到2018年末,我市传统产业逐步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迈进,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着增强,形成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区域现代工业体系,稳步实现工业提质增效。

  1.规模效益明显提高。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从2015年的416亿元增长到550亿元,年均增长9.7%左右。实现产值增量134亿元,技术改造增量330亿元。

  2.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传统产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发展优势和综合实力显着增强,骨干企业加快做大做强,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工业企业6家以上;中小微工业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3.创新能力显着提升。新培育省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5家以上,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新增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15件以上。

  4.质量品牌再上台阶。质量品牌发展引领成效显现,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更新提升,超亿元企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50%。创建省级以上名牌名标10个以上。

  5.绿色制造能力提升。传统产业集约化、节约化、低碳化生产水平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5%以上,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二、重点行动

  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五大行动,推动建设12个重点专项。

  行动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

  聚焦我市食品饮料、建材家居、服装纺织、矿产开采四大优势产业,以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整合资源为手段,以设备、工艺、技术、产品、管理“五改”为重点,切实有效地推进传统产业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制造智能化,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设计水平,努力把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成为先进制造业,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力争三年累计完成技改投资330亿元。〔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质监局、农业局、林业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和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重点专项1:食品饮料。坚持特色化定位、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竞争、绿色化底线的产业组合发展策略,着力发展肉制品加工、优质白酒、名优茶业、大宗粮油和特色林下产品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形成四川重要的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围绕通江青峪猪、南江黄羊、巴山土鸡、巴河水产等,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发展休闲肉质食品,提高对动物油脂、皮毛、骨、蛋等副产品综合利用,发展生物制品。在酒类行业中,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规范中小企业,重点开发低容量、低醉酒度的白酒产品,打造远鸿小角楼生态食品工业园,挖掘开发白酒历史文化,实现酿酒产业和都市农业、旅游业共荣发展。依托罗村、巴蜀白茶等企业加快实施茶叶“双百工程”,按照“名优茶大众化、大宗茶优质化”的理念,制定“巴中云顶”茶良种繁育、生产栽培、产品加工标准,推进茶叶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加快发展金银花饮料、果汁饮料、包装饮用水等其他饮料。坚持“优质、营养、健康”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优质粮油,减少银耳等紧缺特色资源的粗加工,扩大精深加工比重,着力开发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注重质量检测平台建设,建立原材料可追溯机制,推进生产现场标准化、生产过程可视化、营销管理信息化,构筑食品饮料生产安全底线。力争到2018年,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310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抽检合格率达99.5%以上。重点布局在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恩阳区、巴州区。

  重点专项2:建材家居。坚持规模化、绿色化、高效化、个性化发展取向,加快推动建材家居产业转型提升。积极引导南江县水泥公司积极转产转型,重点发展高强度等级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优先发展水工、道路等工程专用水泥。支持申邦建材、宇光光学等企业开展建筑垃圾、尾矿、工业固体废弃物再利用,开发生产环保、安全、可改善建筑功能、提高施工效率的新型砌块、墙体(屋面)材料、节能门窗、生物质建材和钢结构。以引导和鼓励建丰新材料、雅姿家居、耀航新富家具、天成高分子等企业加快环保型、功能型材料开发,推行“个性设计+专业加工+协同制造”,聚集打造川东北家具产业群,培育形成巴中柏木特色家居。力争到2018年,建材家居产业实现产值160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重点布局在南江县、巴州区、恩阳区、巴中经济开发区。

  重点专项3:服装纺织。坚持产业集群化、生产精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电商化等发展策略,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引导中兴纺织着眼行业技术发展前沿,购置精梳设备、细纱机、自动络筒机等,进一步提升装备水平,扩大纺纱能力。鼓励达芙妮、兴荣鞋业等制鞋企业,加强智能设备的更新应用,强化一线工人技能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企业发展。支持双喜信德、冠禾、天鹤、琳尔等服装企业在提升制造能力的同时,重点提升企业设计水平,打造企业服装品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力争到2018年,服装纺织产业实现产值30亿元。重点布局在巴中经济开发区。

  重点专项4:矿产开采。坚持安全第一,切实加强矿井的安全措施技术改造和尾矿集中治理。引导煤矿开采企业和铁精矿等金属矿开采企业加强行业形势研究,积极“压量减产”和“转产增效”,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努力降低单位产出成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石墨、石膏、霞石、石灰石等其他非金属矿的开采和精深加工,切实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到2018年,矿产开采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产值超10亿元企业1家。重点布局在南江县和通江县。

  
专栏1: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重点

  2016年:福佳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建设、意科碳素石墨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银耳多糖分离纯化及功能性产品研发、灵芝苦荞复合发酵茶研究与开发、核桃多肽蛋白粉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实木家具木材高频真空干燥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钢丝骨架保温砌块研究与运用;西部生态食品加工基地、通江银耳全产业链开发、好彩头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巴山牧业青峪猪火腿精深加工、南慧建材10万吨高强腻子粉生产线、欧复轻质隔墙板生产、德丽曼定制家具生产、天鹤服饰服装生产线建设、尚野高档针织类服装服饰生产、琳尔制衣生产线、10万吨高碳石墨精选、吉南旱砂60万吨旱精砂9万吨铁磁粉技改、南江油脂公司技改扩建。

  2017年:蜀一大米安全检测建设项目、远鸿小角楼白酒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及应用、γ-氨基丁酸在糙米加工中的关键技术优化、基于双抛双选高效分离工艺技术攻关、食用菌菌渣制备生物吸附剂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传统豆瓣酱酿造工艺改进与优化;南矿15万吨霞石精粉生产线技改扩建、四通尖山300T/a石墨原矿采选、龙头食品魔芋面条技改扩能、新欣建筑钢丝骨架节能砌块全自动生产线、巴山娃酱卤食品生产线建设。

  2018年:江口醇酒类质量检测平台、胡婆婆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光泰科技诺水大鲵生物制药及综合利用研究与产品开发;巴蜀白茶精深加工技改项目、方圆环保魔芋产业化发展、安碧杰芦笋基地及深加工(二期)、南江煤电综合服务实业公司组建。


  行动二:重点企业培育行动。

  围绕重点传统产业,扶持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平台,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大平台发挥支撑发展和示范带动作用。以大企业大集团为龙头,以中小微企业为依托,实施大中小微企业“全方位、无缝式”衔接的梯度培育工程。引导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提高协作配套水平。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高中小企业集聚度,优化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知识产权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重点专项5: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鼓励通过壮大主业、资源整合、业务流程再造、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品牌经营、专业服务、系统集成、产业链整合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壮大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5家。

  重点专项6:加快培育中小企业。围绕推动中小企业量的扩张、质的提升,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配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促进规模以下企业成长,提高小微企业发展能力。深入推进“双创”活动,营造全社会创业氛围,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创业政策,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服务,以创业促进就业。培育发展“小巨人”企业13家、“成长型”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

  
专栏2:传统企业培育重点

  2016年:江口醇、远鸿小角楼、南矿集团、海螺水泥、巴山牧业、达芙妮、中兴纺织、宇光玻璃、雅姿家居、罗村茶业。

  2017年:山霸王、老廖家、胡婆婆、建丰新材、意科碳素、光雾山米业、康源油脂、绿阳科技、巴蜀白茶、全丰酒业、南慧建材、江城床垫。

  2018年:德建食品、龙头食品、申邦建材、云顶茶业、天鹤服饰、好彩头、南江煤电、新兴矿业、华盛玻璃。


  行动三:“两化融合”示范应用行动。

  以“互联网+”战略为引领,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和推广应用,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嵌入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智能化、网络化。大力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加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工业云平台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云服务平台,服务周边地区和中小企业,形成网络化企业集群,促进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各环节在线协同。到2018年底,建成智能工厂(车间或生产线)5个以上,电子商务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30%。〔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重点专项7:生产管理智能化。加快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改造,试点推进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和大规模化个性定制。推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物联网在生产制造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柔性制造、数据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慧工厂。加速ERP、OA、CRM、BI、PLM等的推广与运用,全力推进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提升企业管理决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重点专项8:制造服务化。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市场开拓、供应链管理和创新服务,建设一批有行业特色B2B电子交易平台和面向行业生产要素配置及供应链管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加速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的网络化,加速发展电子商务,试点推进远程运维服务。大力推进综合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信息化提供技术咨询、人才培训、项目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专栏3:“两化融合”工作重点

  2016年:何创伟业C2M数字化柔性制造智慧工厂运营平台、明兴塑料型材生产智能化控制系统、天仁钢化数字化生产加工及智能服务运营项目、巴山娃PLC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建设项目、福佳生产自动化改造、全丰互联网+电商信息化建设项目、好彩头食品饮料配料自动化建设、胡婆婆电子商务建设、万寿食品电子商务建设。

  2017年:南江秦汉酒业质量追溯管理系统建设、南江秦汉酒业进销存管理系统建设、锐嘉有机食品产加销一体化智能配置产业平台建设、华盛玻璃生产过程智能化改造。

  2018年:皓峰生物科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名冠食品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宋小食加工生产智能化改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彩头企业管理信息化、花丛曲酒电子商务建设。


  行动四:“巴中造”品牌建设培育行动。

  大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四川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着)名商标、老字号、知名商号等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推动销售渠道再造,强化政府采购“巴中造”产品导向,引导居民消费本地产品。借力省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平台,创新1+N销售模式,组织企业抱团设立卖场或门店,支持“巴中造”产品出巴出川出国门。〔市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重点专项9:创建知名品牌。鼓励企业以质量为基础,以营销创新为手段,以企业诚信为根本,着力打造企业品牌和商标,深入挖掘产业和企业文化,创建省级及省级以上知名品牌着名商标10个以上。

  重点专项10:打造区域品牌。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围绕椴木耳菇、高山茶叶、食饮巴药、生态畜禽、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巴河水产、风味食品为代表的八类特色优势“巴食巴适”农产品和柏木家具等资源特色集中打造区域品牌,树立“巴中造”品牌良好形象。

  
专栏4:品牌培育工作重点

  2016年:全丰酒业“全丰牌”、大明食品“茶酥饼”、好彩头食品“好彩头”、“巴食巴适”、“杨势”牌巴河风味鱼,鹿鸣农发“茶叶”、江口镇大运村“红柚”和大巴山生态农业“蓝莓、芦笋”的有机认证,“江口青鳙”的地理标志申报。

  2017年:老廖家食品“老廖家”、光雾红颜“女士红茶”,花丛曲酒“花丛”、大巴山生态农业“草莓、西红柿、甘薯、秋葵”和昶享养殖“鸡、鸡蛋”的有机认证。

  2018年:德润食品“许老妈”、九龙农牧“金杯茶”、绿阳科技“绿阳”,翼德养殖场的生猪无公害认证。


  行动五:绿色发展引领行动。

  推进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严格环境影响评价,推广应用传统产业产品生态设计,确保工业生产排放达标。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节材工艺,推进15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应用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煤洁净气化以及建材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等共性技术,加快节能节水技术创新,广泛开展节能节水达标对标活动,确保传统产业节能节水效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完善落后和过剩产能市场化退出机制,强化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约束机制,综合运用优惠政策措施,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快退出。〔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局、水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重点专项11:绿色化改造。以传统耗能行业为重点,组织实施节能改造,持续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进节能环保技术改造,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应用清洁加工工艺,推动传统基础工艺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建设一批基础制造工艺绿色化示范工程。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开发绿色节能产品,进一步夯实绿色智能制造支撑能力建设。

  重点专项12: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创建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培育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重点针对表面矿、冶炼渣、尘泥、废渣、尾矿、粉煤灰等工业固废,创新资源化利用方式,拓宽应用渠道,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专栏5:绿色发展工作重点

  2016年:陈记饲料关停项目、恩阳区109万重量箱平板玻璃关停项目、华香面业关停项目、南江县5860万匹页岩砖关停项目、南江3万立方米石料关停项目,畅延米业清洁生产、海螺水泥清洁生产、金贸石业节水改造、万兴建材节能改造、胡婆婆食品燃烧颗粒生产线建设。

  2017年:咸丰铁矿关停淘汰项目、海宏煤业关停淘汰项目、飞霞食品落后设备淘汰项目、南江县水泥公司转产项目、正强水泥公司余热发电项目、吉南旱砂工业循环用水改造、商用蒸柜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与开发。

  2018年:白酒酿造小作坊淘汰项目、家居制造落后设备淘汰项目、实心烧结砖淘汰项目、飞霞食品清洁生产项目。


  三、推进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深化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认真实施企业投资负面清单、审批程序标准化清单和政府监督管理清单,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促进民间资本投入工业领域。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改善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二)加大财税支持。严格执行国家、省各类有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依法依规享受税收“减、免、缓”政策和养老保险缓缴政策,40%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政策,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下降或缓缴政策。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地方财政扶持机制,市、县(区)财政按上年度传统产业规上企业产值的1‰预算安排财政资金,以股权投资、贷款贴息、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传统企业开展关停淘汰、清洁生产、重大技术创新、扩能改造、品牌创建、标准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训、采购使用本地产品等。〔市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三)强化要素保障。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工业企业在现有工业用地上新建或改造原有厂房、增加容积率,不增收土地出让价款;现有制造业企业调整用地结构增加服务型制造业务设施和经营场所,其建筑面积比例不超过原总建筑面积15%的,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土地,但不得分割转让。对容积率和建筑系数超过国家标准40%以上,且投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20%以上的工业用地,可按其对应的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的70%确定出让底价。强化水电气等资源要素供应能力建设,全面落实国家、省资源要素价格管理优惠政策,在确保供应质量的同时,切实降低资源要素使用成本,重点落实好电价调整政策、基本电费计收调整政策,争取扩权县工业园区执行国网目录电价政策、直购电政策和丰水期富余电量消纳政策。〔市国土资源局、发展改革委、国网巴中供电公司,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融资保障。全面落实国家八部门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16条意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创新,积极研发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产品,确保每年创新适应性信贷产品不少于5种。优化产品设计,合理确定还款方式、还款期限、贷款利率,切实提高传统产业的申贷获得率;扎实开展不合理金融服务收费清理整顿工作,开辟针对传统产业金融服务的“绿色通道”,精简贷审流程,缩短贷审周期,降低信贷门槛,切实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和效率,确保传统产业对金融满意度逐年提高;积极引导和帮助传统产业通过债券、信托、融资租赁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工具解决资金难题。加大对传统产业的上市培育力度,分批次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到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力争每年至少推动10家企业在以上板块挂牌,三年内至少推动1家企业通过IPO融资。〔市政府金融办、人行巴中市中心支行、巴中银监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五)加大人才培养。针对传统产业的实际情况,统筹并制定实施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和保障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以联合办班的方式,培养传统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及复合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包括技校、职业高中等在内的职业教育,充分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支持、鼓励行业协会与专业技术学校形成合作机制,共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全面落实《巴中市引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激励暂行办法》各项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离岗创办工业,对优秀高层次人才进行特殊资助,健全传统产业人才培训体系,推行高中低端人才梯级轮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六)建好园区载体。按照集约集聚发展、产业协作配套、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明确发展定位,合理布局产业,努力形成一批传统优势产业园区和基地。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园区的电力、通信建设项目,加强园区道路、管网、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缩短项目落地时间,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创新园区建设投入方式,推行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模式,促进园区建设和管理市场化、企业化。建立和完善投资开发、融资担保、中小企业孵化器、质检科研、工业设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物流、企业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大力提升园区功能。〔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规划管理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区)人民政府〕

  (七)坚持招大引强。以世界、国内和民营企业500强为重点目标,以成渝、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重点区域,以重大平台、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活动为载体,推进招商引资向招才引智、引进企业向引进产业转变,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的水平和实效。依托农产品、石墨矿产等优势资源招引、争取引进央企布局。围绕现有龙头企业重点招商配套企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形成一批重点产业,形成支柱产业群,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市投促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各县(区)人民政府〕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建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行动计划的实施,市级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加强配合。各县(区)要建立相应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安排。

  (二)落实目标任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将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各县(区)要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纳入政府工作重点,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落实到位。

  (三)开展跟踪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各县(区)要建立健全重大工业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切实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6月底、12月底前向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报送项目建设和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四)强化督查考核。市政府定期组织对各地各部门落实行动计划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制定行动计划的重点考核指标,分别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评估体系。对完成重点考核指标较好的县(区)和部门予以通报表扬,对未完成年度重点考核指标且排名靠后的县(区)和部门由市政府领导约谈。
 附件:
 
版权所有:平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平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蜀ICP备050033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