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平昌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9-03-11 县发改局 浏览次数1170
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8年以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脱贫攻坚大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脱贫攻坚为统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全县呈现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5.95亿元,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3.3亿元,增长1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2.7亿元,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18亿元,同口径增长6.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657元,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945元,增长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2%的较低水平;城镇化率提高到37.12%;CPI涨幅1.1%;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4:57.1:27.5。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加快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稳定发展,平昌县顺利通过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资格复审,获评2018年度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花椒、茶叶、生态养殖+乡村旅游“3+1”农业农村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三大转变”。全年新增花椒种植面积4.8万亩、规模达到23万亩,新增茶叶种植面积2.23万亩、规模达到25.8万亩,水产基地规模达到9.3万亩,水果基地规模达到9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3个,花椒、茶叶、渔业、水果分别实现产值0.8亿元、7.84亿元、3.5亿元、2.3亿元。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35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2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个、省级休闲农庄3个、农业主题公园3个;发展家庭农场50家、专业大户200户;规模流转土地34万亩,占基地面积的41.2%,示范带动18万农户发展现代农业。
(二)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一区三园四基地”功能定位,大力实施“四大培育工程”,加快构建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白酒食品+农产品精深加工“3+1”工业产业体系。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200.4亿元、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完成30.5亿元、10.8亿元,全年新升规海天水务、润星达塑料等工业企业10户,新开工工业项目11个,竣工工业项目4个。重组合作推动工业企业逆势突破。五粮液集团与县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川酒集团与江口醇酒业开展战略重组;同凯能源与央企华北油田、中国建工实现股权合作;兆润摩托顺利实现重组成立光翼摩托,投产运行稳定;良宏家具、欧菜园调味品、风味鱼生产等7个工业项目实现技改搬迁。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有力。平昌县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一期建成,开挖窖池40口,投粮16口;念绿椒花椒产业园一期建成投产;星光工业园标准化一号厂房和住宿楼交付使用,园区大众创业产业园完成两栋厂房主体结构工程建设,雷基纳德针织、奥丽侬服饰正式生产,千娇源生物科技已完成场地平整;成功申报远鸿小角楼为全省品牌培育试点企业;欣旗食品、秦巴云顶、玉鹿农业等15家企业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凯能源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三)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积极促进服务业振兴发展,全县第三产业实现42.82亿元、同比增长7.6%,新增限上商贸和规上服务企业49家,服务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商贸物流加快发展。江口老街、七古水商业步行街等特色街区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华联与摩尔超市实现重组,平昌—青田农特产品进口商品体验馆建成开馆,平昌青花椒依托青田侨乡优势成功打入欧洲市场;组织企业参加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三大”活动30余次,“平昌产”“平昌造”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成功孵化电商企业9家,新培育(注册)入园电商企业6家,园区电商企业总数达到29家,物流、寄递企业41家,累计建成村淘、百日场等电商服务站300个,全年电商产业园总产值突破13.2亿元,成功上榜全国农村电商全网销售百强示范县。全域旅游蓬勃发展。编制完成《平昌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5)》和《镇龙山农耕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成功创建白衣古镇、皇家山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石童话小镇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估,即将通过省级评审;驷马水乡大峡谷、驷马水乡玻璃栈道、龙潭溪湿地公园、嘶峰自驾游营地等建成开园;启动白衣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成功申报巴山民宿7家,建成标准化旅游商品购物区和旅游商品网络展销平台,新开发特色旅游商品10余种。成功举办青花椒采摘文化旅游节、第五届环中国自行车赛、球猴儿童音乐节等节赛活动,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全年共接待游客634.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4.51亿元。房产市场稳步发展。邦泰中心、同昌名邸、颐和春天、华堂依山郡等项目加快建设。成功举办第四届房交会,全年累计销售商品房60.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7%。其中住宅销售5322套56.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28%,商品房存量不断减少,住宅待售面积持续下降。
(四)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深入贯彻落实省、市“项目年”决策部署,始终把抓项目作为促发展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有力。全年共实施市县重点项目313个,累计完成投资475.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5.4%,竣工项目129个,其中51个市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1.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6.4%。G542白家咀大桥至星光大桥、汽车零配件生产线、粉壁火花旅游综合体等项目全面竣工;S203线喜神至镇龙公路、花椒产业基地、茶叶加工厂等项目快速推进。项目争取成效显着。全年累计争取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等各类项目144个,到位资金19.32亿元;江家口水库即将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项目储备取得实效,抢抓乡村振兴、国家支持川陕革命老区建设等政策机遇,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投资领域,谋划储备市县重大项目156个,概算总投资407.8亿元,发展后劲不断积蓄。
(五)城乡建设日趋完善。按照“一干三副六区”规划布局,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培育特色镇村,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城市品质持续提升。大力推进城市基础建设,黄滩坝滨河路、物流园连接线、龙潭溪滨江路、下龙潭溪棚户区改造一期全面竣工;两江商贸园、东城片区、悦府商贸体、下龙潭溪棚户区改造二期有序推进;G542星光大桥连接线全线贯通,黄滩坝教育医疗文化产业园快速推进,金宝新区新城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全面启动“城市双修”,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增设老旧住宅小区电梯34部,完成新平街人行道综合整治和城市破损人行道修补,改造城镇危旧房棚户区2830户,新增停车位2000余个,新改建城市公厕5座。城市生态不断改善,全面建成龙潭溪海绵试点工程,老城区、新建开发小区逐步实现海绵化改造,金宝新区、龙潭溪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2公里,三河六岸宜居环境不断提升。特色镇村建设提速。加快特色集镇建设,着力构建“点线面、镇村街”多层级的特色镇村体系。启动土兴镇华山村“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土兴镇、涵水镇入选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灵山镇巴灵寨村、土垭镇石峰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白衣镇黄鹤村、大寨镇大屋村等58个村被评为市级“四好村”;江口镇牌坊村、白衣镇渔滩村、双鹿乡利民村等25个村被评为省级“四好村”。实施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改造土坯房2.2万户;实施“清洁乡村”行动,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式,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六)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各项改革事项,经济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品牌质量建设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补短板”成效显着。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三权分置”改革不断深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平台公司实现市场化转型,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全国首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落户平昌。监察体制改革、国地税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扎实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联合激励惩戒制度。“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全域开放战略步伐加快。积极参加知名企业四川行、西洽会、西博会等招商平台活动,先后赴北京、成都等地开展专题招商活动,与四川一品天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九久牧业等企业成功签约,全年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4个,招商到位资金96亿元。以建设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契机,持续推进“回引创业”,精准实施“回引工程”。全年成功回引返乡创业人员824人,创办经济实体152家,总投资5.13亿元,带动吸纳就业人口2.55万人。平昌以农业双创助推乡村振兴先进经验获省级肯定。
(七)民生福祉显着增强。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5.72亿元,全面完成“10项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实事”。文化教育迅猛发展。启动建设教师周转房、薄弱学校改造等建设项目253个,完成投资8.2亿元,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平昌中学金宝校区基本建成,思源实验学校二期、绵实外国语学校二期投入使用,西南大学第三实验学校二期加快推进。新改建村文化活动室32个,建成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25个。文化旅游大戏《下里巴人》成功上演,平昌县家风家训馆获评“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标”,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获评“四川十大红色文化地标”。医疗卫生加速发展。第二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完成主体工程,人民医院新院区加快推进,县中医院改建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地名卫生院3所,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成率达100%;县域医疗共同体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县域内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全面推行。社会保障不断深入。新建大寨、笔山2所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养老院适老化改造5所,18所公办养老中心实现“公建民营”转制,获评全省首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养老服务体系“中心+服务”的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制全省推广。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持续扩面,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7%。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98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49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39人。
(八)脱贫攻坚成效明显。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对标“一低五有”和“一超六有”退出标准,靶向施策、精准发力,统筹推进贫困村、非贫困村同步发展。年度脱贫目标圆满完成。坚持目标精准、措施精准,顺利实现32个贫困村退出、19372人脱贫的年度减贫任务,累计实现114个贫困村退出、10.4万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2%。对标攻坚补短深入推进。深入实施22个扶贫专项规划,完成村道路加宽760公里、村组路硬化750公里,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457户,完成危房改造1.02万户,解决5.4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实施电视户户通6194户、村村响64个,农网升级改造229公里。全面兑现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系列学生资助政策,资助贫困学生3.6万人次4053万元,为9785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7850.5万元。脱贫帮扶力量不断强化。全面落实“五个一”“三个一”帮扶力量,选派425名驻村工作队第一队长,组建516支驻村工作队,4300余名干部脱产进驻全县所有村(居)。创新探索文化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扶贫模式,就业扶贫一库五名单实现全覆盖,建成就业扶贫示范村9个,就业扶贫车间23个,开展技能培训3277人,新增转移就业6548人;粉壁火花、双鹿利民、西兴光明、得胜天宫成功创建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
二、2019年经济发展面临形势和预期目标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实现整体脱贫摘帽的决战之年。当前,平昌正处在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经济发展潜力不足,投资增长后劲乏力,财税增长压力巨大等现实困难,也面临中央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机遇。为此,全县上下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为实现贫困县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丘区经济强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和丘区经济强县为目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努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8%—8%;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9%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8.7%以上,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9.5%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增长5.6%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1%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口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6%;城镇化率提高到38%以上;CPI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三、2019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夯实基础、改善民生、决胜脱贫摘帽,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决战决胜脱贫摘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决战决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目标。严格落实“六个精准”,深入推进“五个一批”“四个全覆盖”,按照户脱贫“一超六有”、村退出“一低五有”、县摘帽“一低三有”标准,围绕剩余32个贫困村25321人贫困人口的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实现全县39483户129706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46个贫困村销号、贫困县摘帽。加大边界、边远、边角和深度贫困村脱贫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小果园、小菜园等小微经济,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致富;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专项扶贫行动,加快补齐交通、电力、通讯、教育、卫生、饮水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扎实开展精准脱贫“回头看”“回头帮”,持续深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加快推进农产品双创园、进口商品城等合作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编制完成《平昌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年)》;深入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利用、危旧房改造、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乡村治理方式,加大乡村治理制度创新,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体系;启动板庙、白衣、驷马、鹿鸣市级示范乡镇建设,建成一批集产业带动、农旅融合、生态宜居为一体的示范村。
(二)强化项目投资拉动。坚持把项目工作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江家口水库、三十二梁旅游康养综合体、村社道路、驷马水乡田园综合体、进口商品城等项目;大力推进江口镇至白衣古镇旅游公路、花椒产业基地等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广巴达城际铁路、通用机场、镇广渝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竣工纸厂沟水库、S203线喜神至镇龙公路、西部生态食品加工基地、佛头山巴山新居旅游综合体等建设项目。狠抓项目储备争取。紧盯国家基础设施补短板、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发展机遇,加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储备,力争全年谋划储备重大项目60个以上,争取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规范项目建设程序。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严禁先建设后立项,严控新增债务;严格执行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刚性落实“五项承诺制度”,规范招投标活动和工程项目建设;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监督管理力度,强化招投标执法检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激活民间投资活力。稳定民间投资预期,严格落实国家放开市场准入政策,加强投资项目的推介和储备,加大对民间投资的融资支持,落实好国家减税降费政策措施,保障民间资本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政府管理服务等方面享有平等权益,激发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两个“3+1”产业发展布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产。坚持“建基地、提质效、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花椒、茶叶、巴药、水产、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力争投产茶园10万亩、花椒7万亩,新建标准化水产养殖园区2个,畜禽标准化养殖场5个,实现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集中打造一批集旅游观光、科技示范、种养循环、三产融合发展的连片示范园区,新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大力培育绿色品牌,突出绿色、有机、生态特色,新认证“三品一标”15个,力争申报“平昌青芽”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积极推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新培育龙头企业8家、专合组织20个、家庭农场10家,培育新型农民500人以上。实现工业发展提速提效。大力推进园区、企业、品牌建设和企业家“四大培育”工程,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新培育小微企业1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高水平建设省级经开区,启动建设星光工业园标准化厂房和创业孵化中心、江口醇白酒工业园,配套完善食品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加快推进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一期、江口醇白酒工业园、低速电动车、茉莉花化妆品、平面磨床生产、大众创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实现同凯能源一期30万吨满负荷生产、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一期全面竣工投产;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集聚发展,新建花椒加工厂5家、茶叶加工厂3家、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促进服务业提能升级。围绕构建“三山两水一古镇”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白衣古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华山田园综合体-双桥水库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全面提升景区要素保障,新规划1平方公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和三产融合发展先行区,开发各具特色的精品线路、精品景点,力争创建省级特色旅游乡镇1个、田园综合体2个,新培育民宿达标户10家、巴山民宿5家。力争旅游接待人数突破7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加快消费市场升级,促进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金宝新区商贸综合体加快建设,持续培育打造七古水街、江口老街、黄滩坝等商业街区,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包装和市场推广,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实施生活性服务业提质专项行动计划,促进家政、电商、健康、养老等服务业扩大供给和品质提升,力争培育规模以上服务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各20家。
(四)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围绕“现代山水园林旅游城市”定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力推进新区建设。深入实施金宝新区“六大提升工程”,加快白酒食品工业园、金宝山森林康养产业园、一品天下会客厅、进出口商品城、黄滩坝教育医疗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金融、政务服务等功能向金宝新区转移,不断提升金宝新区的吸附力和带动力。加快推进老城改造。加快实施“城市双修”,强化宜居县城创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高品质打造三河六岸滨河景观带;加速江口老街和春光苑步行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整合资源激活老街人气、商气,把老街建设成为商贸集中区、特色美食区、滨河休闲区。加强人行道整治、公园绿地、停车泊位、城市公厕、增设电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综合立体停车场招商力度,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2936户。统筹推进镇村建设。深化“百镇建设行动”,按照形态适宜、规模适度的要求,加快驷马、响滩、镇龙三个“副中心”建设,支持土兴建设乡村振兴全域示范镇,加快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持续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农村危房改造示范村,全面完成危房改造任务;统筹推进中心村、聚居点建设,加强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开展米仓古道申遗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996户,新建中心村5个,聚居点30个,新创省级“四好村”26个,市级“四好村”60个。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农业农村、财税金融、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新突破。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严格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切实降低各类营商成本;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利益返农机制,开展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试点;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融资抵押模式,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三农”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扎实推进“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提升“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政务服务水平。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圈和长三角、珠三角,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全面拓宽招商区域半径、产业半径。依托全县两个“3+1”产业基础,积极对接川酒集团、四川能投水务、四川亿建诚等意向性企业,力争全年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92亿元。实现回引创业新提升。扎实推动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并通过国家评估;加快创建“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和“省级创业型城市”;开展以茶叶、花椒等产业和小微经济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建好在外成功人士目录和回引创业项目库,力争全年回引项目700个,累计投资规模达10亿元以上。
(六)全力保障民生民本。坚决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建设平昌中学金宝校区、青田伯温小学等项目;新(改)建驷马、元山等中心(附属)幼儿园8所;加快推进元山、镇龙、响滩、金山等4所高中学校建设和镇龙小学二校区、双鹿小学、响滩小学龙桥校区等新增教学楼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县疾控中心、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县第二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建设;新建8个地名卫生院,继续实施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提升卫生服务水平。新建46个文化活动阵地,建成“村史馆”8个,创编打造《刘伯坚》红色话剧,推进《下里巴人》大型民俗音画常态演出。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积极创建第十一届四川省双拥模范县,持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试点县建设,加快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新建灵山、板庙养老服务中心,加快改造涵水、荔枝、双鹿、邱家、南风等养老机构。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7%以上。改善提升环境质量。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污水治理,建好垃圾储运体系;严格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行动和全域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行动;积极探索融入碳交易市场,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强化乡村综合治理。继续依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开展法治乡村建设,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建设“平安平昌”。开展“感恩善良、自强自立”教育,推动贫困群众物质精神“双脱贫”;做好食品药品、交通运输、森林防火等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