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人民政府

平昌县积极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模式

2018-05-24 县农业局 浏览次数14281

   近年来,平昌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彩”发展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坚持把转变方式、调优结构、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抓手,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 “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等称号。2017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3.72亿元,增长9.8%;农业产业带动1.85万贫困人口脱贫。   

   一、转变方式——找准农业供给侧改革突破点

   一是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注重规模向规模效益并重转变。坚持向产业链要效益,向品牌要市场,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财政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力度,建成茶叶、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加工厂20余个,加快推进农业产业从“卖原材料”向“卖产品”转变。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战略,加大农产品品牌塑造力度,依托品牌拓展市场,成功培育秦巴云顶、皇山雀舌、杨势风干鱼、康坪香米等一批绿色知名品牌,“镇龙山瓦灰鸡”“江口青鳙”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断提升“平昌产”“平昌造”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投入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体转变。坚持向市场要动力要活力,大力实施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和回引创业工程,出台《平昌县在外人士回乡创业扶持办法》《平昌县回引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等系列优惠政策,定期举办“返乡创业论坛”“回引创业报告会”,评选“返乡创业之星”,成功引进海升集团、秦巴茗兰、温氏等一批农业产业大企业、大品牌落户平昌,成功回引1000万以上产业项目58个,总投资20余亿元。三是加快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培育专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合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行“龙头企业+农户”“专合组织+贫困户”“家庭农场+农户”等发展模式,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标准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发展。2016年,全县共发展龙头企业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5家、家庭农场45家、专业大户2560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面达65%,进而实现从“种给农民看”向“带着农民干”转变。

    二、调优结构——找准农业供给侧改革落脚点

   一是选准富民主导产业。紧紧围绕全县六大产业规划布局,坚持双轮驱动,大力发展茶叶、畜牧两大主导产业,同步发展巴药、水产、莲藕等特色产业。突出长短结合,长线以茶叶、畜牧为主导,短线以水产、果蔬为重点,配套发展小菜园、小禽园、小果园等短平快增收项目,着力构建“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2016年,全县发展茶叶20.3万亩,特色水产6.5万亩、优质莲藕3.5万亩,实现农户人均农业纯收入新增500元以上。二是加快发展休闲农业。按照“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发展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充分利用茶山茶园、库区水域等旅游资源,开发采摘体验、康养休闲、娱乐垂钓、度假观光等旅游产品,促进田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产品变礼品。以建设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县为契机,打造了一些颇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了一批极具潜质的优秀旅游项目,云台三十二梁茶旅融合、白衣渔村休闲垂钓、镇龙蜀山秀生态康养、青凤蛋鸡立体循环等一批典型破茧而出,已成为山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样板。2016年,全县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个,发展给类农家乐112家,年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创收7800万元,园区内农户实现户均增收突破2万元,其中5000多户农户分享了乡村旅游的红利,800多户贫困户直接受益。三是积极探索种养循环。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粮+经+饲”“畜+沼+茶(果)”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以青凤玉鹿蛋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加工厂为依托,不断扩大畜禽粪污提炼优质有机肥加工能力,以温氏标准化养殖场(小区)为载体,不断提高畜禽粪污无害化技术能力,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沼液或经过无害化处理发酵后制作有机肥,用作茶园、菜园、药园或果蔬基地优质基肥。同时,积极推广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秸秆氨化转化养牛、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等技术,实现农作物变废为宝,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补齐短板——找准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撑点

   一是不断夯实基础设施。按照“渠成网、田成块、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年建设高标准农田5.62万亩,其中:“田网建设“,调整田型3.24万亩;“渠网建设”衬砌排灌渠102.65公里,整治山坪塘106座,建蓄水池65口,囤水田59处;“路网建设”,建机耕路49.95公里,田间生产路31.29公里;地力培肥5.08万亩。二是制定出台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打造政策“洼地”,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县上先后出台了《平昌县在外人士回乡创业扶持办法》《平昌县回引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等系列优惠政策,同时,县政府每年举办一次“返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并给予优秀创业者5—10万元奖励。三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切实加强土地流转风险防范,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大胆探索土地入市、量化入股、农户反包等多种模式,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有效破解农户发展资金难题。目前,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已全面完成,共计发放证书11.4万本,登记面积115.6万亩,规范流转土地面积28.6万亩。

    四、创新机制——找准农业供给侧改革着力点

   一是创新多元投入发展机制。坚持“财政资金投入、社会资本参与、金融信贷撬动”等多元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县财政按每年增长20%预算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实行统筹捆绑使用,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农户聚集。深入实施“金融+农业”发展模式,推行“政银企农”四方联动,实施农业产业发展定向信贷支持计划,探索走出一条大金融撬动大产业促进大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创新多方盈利联结机制。积极探索“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化服务队+农户”等模式,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返租倒包、利益兜底、利润返还、订单生产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致力在全产业链中实现多方盈利,真正让农户得实惠。三是创新多措并举风险防范机制。县上筹集资金3亿元,成立农业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县财政预每年算2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着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落实农业政策性保险并给予财政资金补助,建立“最低保护价+最终收购价”的农产品价格保障机制,实行农产品统一保底回收,最大限度降低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切实保障农户利益。